top of page

生活企劃

EVENT

​PROJECT 01

從「衣服的本質」出發。透過舊衣交換、市集、講座、選書、工作坊,

期待帶領更多人去駐足、認識衣服的本質,重新拾起那些緩慢卻動人的美好。

【舊衣交換】

生活中難免會有再也穿不上的衣服,靜靜的躺在衣櫥裡。

 

儘管沒有機會再好好穿上它們,但它們的好,或許值得被下一個人發掘。

 

趁這個春天,把衣櫃裡的衣服好好檢視一番。

帶著曾經愛過的衣服來到這裡,送給下一個想好好愛惜它們的人。也許,你也會在這裡,從他人的舊愛中找到自己的新歡。

【市集 ‧ 慢物雜貨舖】

我們將邀請具惜物精神、在乎環境永續的商家與創作者參與擺攤 。

 

除了邀請商家與創作者參與擺攤外,也特別安排「換物商店」這個有趣的企劃。讓攤商提供想交換的物品,讓參與者用「金錢以外」的方式交換。希望讓攤位們與參與者可以有更多深刻的互動,讓市集可以不只是銀貨兩訖,而是能讓賣家與客人之間產生交流的場域。

慢物雜貨舖 ‧ 參與攤商:

CULTU-RE /

小麻雀二手衣 Little Sparrow Shop /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 / 

洋嘎YOUNGA / 

手染旅誌 •Natural Dye Journey/ 

鉤鉤子 /

About sewing /

9Fworkshop / 

牛肚 New Door

【特別企劃‧目光之外 衣服感官體驗】

眼睛,是我們平時作為與衣服接觸的媒介。

這次,我們要帶你去下經由視覺貼上的標籤。

 

蒙上眼睛,用視覺之外的感官,探索他人的衣服故事,開啟你對衣服不一樣的感受與想像。

【講座策劃】

服裝座談 I — 服裝設計師 X 衣櫥醫生眼中的衣服 【服裝產業鏈中「起點」與「終點」的視角對談】

一件衣服的一生,是一趟長遠的旅程。 從纖維、織布、設計、縫製、販售、穿著到丟棄,一件衣服會經過大部分人難以想像的漫長旅程。 這場座談邀請在服裝供應鏈前端中的「服裝設計師」,以及位處於服裝鍊中末端的特殊職業「衣櫥醫生」。由這兩位截然不同的職業視角,一起與各位分享在工作中所看到的服裝面貌。

講座側記

服裝座談 II — 策展人眼中的衣服

【穿衣的基礎:尋找你的個人風格 】

「為什麼明明已經有滿坑滿谷的衣服,卻還是覺得沒衣服可穿?」

 

買衣服,一場看似簡單的消費行為,背後其實是一場自我心理與外界間的滔滔對談。我們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找到對的衣服,呈現對的自己。

 

這場講座帶你回到穿衣的基礎 ,談談「個人風格」與穿衣、購物之間的關係。並分享給同樣在「尋找個人風格」路上的你,一些小小的經驗與建議。

【工作坊】

用舊衣製作專屬自己的托特包

 

工作坊講師: CULTU-RE 文化實驗

將舊衣「物盡其用」,只需一把剪刀就能作出的環保購物袋

 

把最喜歡但無法再穿的T-shirt上衣,用另外一種方式延續它的生命。帶著你的舊T-shirt,讓CULTU-RE帶著你一起改造它!

【選書】

織染自然 — 天然織品學習工作坊

 

工作坊講師: 梁又平

每一件織品的背後,都有一段織女與大地最緊密結合的生命歷程。從純棉、純絲、苧麻、亞麻每一件獨一無二的手織品訴說著不同的生命故事。你可曾歷過一塊布料的誕生? 從無染土地裡長出的棉花、手執培育的幼蠶、混合著手心的汗水捻紡、採集植物製作瓊漿染液、攪拌染製、紡織心思。

在這場工作坊中,我們帶領你探索:
- 一塊布如何誕生的生命歷程
- 天然纖維的不同特性與故事
 

【選書】

我們眼中的衣服

我們邀請服裝相關的工作者,挑選曾啟發、建立他們服裝價值觀的好書。

在這個被服裝包圍的美麗空間,用整個下午的時間,用文字細細品嚐服裝的美好。

【 舊衣日遊 ‧ 活動紀錄 】

動態影像集

EVENT

EVENT

立即觀看

靜態影像集

文字集

舊衣日遊​ 活動總回顧

用觸覺 x 嗅覺 x 聽覺 感受衣服的故事 ─ 目光之外 ‧ 衣服感官體驗

 

設計衣服感官體驗這場企劃,是因為有感於平時的我們都是用眼睛去感受一件衣服,可是卻忽略了我們與身俱來、隨時陪伴著我們的其他感官。因此想要藉由凸顯在面對衣服時最被容易忽略的感官,藉此帶大家更深刻體驗服裝之美。也期待大家帶著在這場感官被開啟的經驗,回到日常之中,更深刻感受隨時都在,卻容易被忽視的美好。

 

由於這場活動參與名額十分有限,在此與你分享我們如何進行這場視覺之外的感官體驗:

觸 ▸ 我們挑選出四種具有不同顯著性格的布料,分別是「丹寧」、「針織」、「機能」、「蕾絲」。在活動中先不公開布料名稱,透過單純觸摸四種布料的質地,感受各種布料帶給自己的感覺......

讓市集除了買賣,還有更多的美好可能發生 ─ 換物商行

 

這次的市集除了邀請具惜物精神、在乎環境永續的商家與創作者參與擺攤外,也特別安排這個有趣的企劃,希望讓攤位們與參與者可以有更多深刻的互動,讓市集可以不只是銀貨兩訖,而是能讓賣家與客人之間產生交流的場域。

有參與「換物商店」的攤商,藉以提供他們想交換的物品,讓參與者用「金錢以外」的方式交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攤商們換到了什麼吧!

「CULTU-RE文化實驗 ‧ 關於「食」的交換故事」

​CULTU-RE文化實驗的負責人乃韻與盛彥在活動當天負責擔任舊衣工作坊的講師,忙了一天午餐都還沒吃,肚子正餓時,參加者凱柔知道他們還沒用餐,便貼心拿了一個德式布丁塔想給他們填填肚子。剛好CULTU-RE這次在換物商行中準備的物品,是他們自己很喜歡的古早便當盒......

服裝座談文字側記 — 服裝設計師 X 衣櫥醫生眼中的衣服

〖服裝產業鏈中「起點」與「終點」的視角對談〗

​作者:劉怡青

「在場的大家,喜歡衣服的可以舉個手嗎?」

講座一開始,庭荷問了大家這個問題,毫不意外地,會相聚於活動現場的大家都是喜愛服裝的,同台對談的服裝設計師福伸當然也是。「那也喜歡環保的呢?」大家又紛紛舉起手······

庭荷和福伸,都是這次活動「舊衣日遊」的策展人王涵的朋友,談起他們兩人與「衣服」各自的緣分,福伸說,自從他第一次可以在國小的「週三便服日」自己搭配衣服開始,便很有意識地發展出獨特的穿衣風格,現則經營著自己的服飾設計品牌Fusio Fusio,持續透過織品述說衣物的故事。

但假如因為喜歡時尚,但對服飾頻繁的消費又可能傷害到環境,該怎麼辦呢?這個疑問促使庭荷展開300多個衣櫥的田野調查,得出「衣服總是不夠穿」背後的祕密,其實是因為大部分的人缺乏「管理衣櫥」及更好的穿搭技術。於是庭荷決定當一位「衣櫥醫生」。

如同策展人在宣傳講座時所說:「一件衣服的一生,是一趟長遠的旅程。從纖維、織布、設計、縫製、販售、穿著到丟棄,一件衣服會經過大部分人難以想像的漫長旅程。」這次的講座,就是要透過服裝產業鏈「開始」與「結束」兩端的對談,來一探衣物與人之間所有可能的關係。

服裝,是內在與世界溝通的媒介

進入正式對談,王涵請兩位分享服裝對於他們而言,有著什麼樣的價值和定義。「衣服是一種看似向外追尋,但其實是內心狀態的呈現。」庭荷率先回答:「大家會不會有時特別想挑紅色的衣服來穿?或想隱藏自己時,就偏好灰黑的色彩?服裝的顏色其實能夠表達出內心的狀態,也同時呈現出我想給這個世界的樣貌。」福伸也同意這樣的看法:「服裝對我來說有兩種層面。作為一個穿衣服的人,衣服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包含你的心情、職業、經歷甚至個性, 所以大家雖然常說要謹言慎行,但好好打理自己的衣著,不也一樣重要嗎?」

另一個層面,則是由福伸創作者的身分出發:「衣服也是我和世界產生連結的方式,當對現在社會發生的事情,或生命經歷有所感應,我會將它們轉化成設計作品。而當消費者對它們有共鳴,甚至再穿搭出自己的風格,我就會覺得:哇!它們擁有了自己的生命。」

你是否想過,那些沒有被賣掉的衣服,現在在何處?

那在目前服飾產業中,有什麼現象是令身為服裝設計師的福伸所擔心的?「我很開心看到大家到店裡提著大包小包回家,這樣的商業消費能支持我繼續創作下去。」福伸並不諱言,「不過我同時也在思考,那些沒有賣出去的衣服,最後該往哪裡去?」所以他便開始進行拆解二手衣再設計的創作,但同時也擔憂現下眾多服飾品牌若沒有相對應的作法,那些未被銷售出去的衣服,現在在何處?

福伸接著補充:「福袋的販售或許對某一品牌而言是一種解決方式,但其實我對於『福袋』是害怕的,即使標榜了實際價值破萬或超過售價多少倍。我甚至連無法試穿的網路購物都不太接受,如果購買了自己不適合或根本不曉得是什麼的東西,很容易就會造成浪費。」 

衣服提供你自信,但更多時候卻也帶來對身體的焦慮 

在福伸分享完之後,庭荷接著拋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當你買了一件衣服,穿起來卻覺得不如照片上的模特兒好看,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還是衣服的問題?會覺得是自己問題的可以舉個手嗎?」大家先是面面相覷,而後約莫半數的人紛紛舉起了手,但問到「會覺得是衣服的問題」卻只有很少的人表示認同。

那究竟是誰的問題呢?

其實庭荷藉由這個問題,更想讓大家探討的是關於「衣服造成了我們對自己身體產生焦慮」的議題。

「在經過這麼多衣櫥和衣櫥主人的探訪,我發現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身體其實是不夠認識的。比如同個品牌的衣服一樣是M size,但卻會因為流行趨勢的改變,而讓人去年穿得下、今年卻穿不下了;或者身邊的朋友因為對你的身型太過熟悉,所以只要稍微有點變化就會被問是不是胖了。這些都會造成我們對自己身體的焦慮。」庭荷指出了這個她所擔憂的面向,也以她的經驗告訴大家,要先對自己的身體有所了解,然後學習穿上對的顏色、材質和剪裁,而非一味地厭惡自身。

「除了對外在身形的認識,我覺得了解自己的個性和生活圈也是很重要的。」福伸接著回應,「穿出符合自己個性的衣服,然後在接受批評或讚美時,思考那是因為生活圈中朋友調性的不同,還是真的是因為自己不適合。有願意讚美自己的朋友也重要,讚美會鼓勵人更勇敢穿出自己的風格,成就一個城市更多元的穿衣風景。」

【活動宣傳文宣】

bottom of page